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2009/2010年度获资助研究项目的摘要

打造创意香港: 全民创造及跨龄化的创意工业
首席研究员: 许娜娜博士 (香港城市大学)

是项研究结合创造力和老龄化的元素,旨在向不同的年龄层推广创意培训和跨龄化的创意工业。研究所提出的新范式,在于验证创造力培训是有益于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面对人口老化的未来,提倡跨龄化的工作环境是一项有利创意工业长远发展的条件。是项研究包括三个项目,分别在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及培训的环境,研究年龄和创意的关系和影响。如果结果显示创造力被视为随年龄递增的,这个正面的心态有助提升及培训全民创意,并且激发对创意产业及产品的跨龄需求。如果结果显示创造力被视为随年龄下降,这个负面的心态会影响个人发展创造力,以及参与创意活动的动机、选择和行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有助香港社会制订打造创意香港,建立全民创造和跨龄化的创意工业的公共政策。


香港游戏工业:文化政策、创意群聚与亚洲市场
首席研究员: 冯应谦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亚洲(以韩国和日本最为显著)及美国市场已证实,游戏工业、游戏工业所带动的二级市场和创意群聚,跟其他创意产业一样,是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作为一种既是主流的数位元娱乐方式,又是提供教育的平台,甚至是一项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技术设备而成的专业领域,游戏已经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于对社会影响、相关信息及政策的紧迫需求,本课题旨在从一种国际比较视野对香港的游戏产业进行一次综合性研究。我们将为政府起草发展游戏产业及规范游戏业社会效应的文化政策方案,并且为香港游戏产业提供商业战略以扩大他们的运营范围,及拓展他们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这些战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刺激香港的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出口,而且对把香港塑造成为亚洲地区性创意产业的中心发挥巨大作用。在政策方面,本课题的意义并非仅限于游戏产业,也会对电影、流行音乐、电视、设计、时尚和广告在内的香港整体的创意群聚的发展,及其如何应对来自亚洲其他地区(韩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内地)的激烈竞争有所启示。


打造新的垮境联结:香港和珠三角的社会/社区经济
首席研究员: 潘毅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本研究项目为期三年,研究有关香港尝试超越计划和市场经济,为珠江三角洲新的发展的策略定位。 本项目并不是要对市场和经济的角色作负面检讨,而是致力探讨一个长期持续的经济如何能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取得平衡。研究的目标是建设具创意的社区经济,它认真考虑到3 “E” 的核心原则,即生态(Ecology), 经济(Economy)和平等(Equality)。跨境发展对两个地区来说,不仅在金融领域、贸易和工业,而且在食品 安全卫生、污染、劳工权利和扶贫方面,均是新挑战。本研究项目主要关注如何重新连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公平贸易辅助自由贸易,以社会企业和合作社取代大型和垄断企业,并由此如何建立一个从根本秉持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和环境保护这些原则的市场。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联系研究
首席研究员: 叶嘉安教授 (香港大学)

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区域分工模式。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增长,成为了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增长迅速,从而大大地削弱了香港和珠三角传统的产业合作关系。在新的区域形势下,香港与珠三角的产业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如何发展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的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此外,2008年12月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指出“支持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我们的项目旨在研究香港与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联系以及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劣势,为香港政府制定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